第32集:三破重圍,蘇區旌旗映山河
電視貓 時間: 2025-08-07 08:07:56
1929年12月28日,古田會議正式召開,此次是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,毛澤東再次當選前委書記,代表前委寫了三萬多字的八項決議,主要內容包括: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,糾正了單純軍事觀點、極端民主化等錯誤思想,強調紅軍不僅是戰斗隊,還要做群眾工作。最終,毛澤東起草的《古田會議決議》成為建黨建軍綱領,奠定了人民軍隊政治工作基礎。
待會議結束以后,毛澤東等人出門看到破舊巷子內擺滿了食物,原來鄉親們為了不打擾會議,全都悄悄地把送來的東西放在了門外,緊接又馬上折返回去,從而解決了紅軍糧食短缺的情況。看著這些糧食,毛澤東心中百感交集,感慨“瑞雪兆豐年,年年是瑞雪”。
林育才穿著新軍裝和家人話別,囑咐她們守好這個家,家人們心有不舍,但還是支持他的革命工作。1930年1月5日,紅四軍為了破壞蔣桂對這里的瘋狂“會剿”,保護這里鄉親們的安全,前委當即作出決定,朱德率大部隊戰略轉移,毛澤東暫時留下,鞏固根據地,紅軍開始了新一輪征戰。分別之際,毛澤東目送其離去,林育才隨同隊伍,朱德頭也不回地舉著綁有紅繩的凳子,令毛澤東露出會心一笑。
1930年10月至12月,毛澤東、朱德率紅一方面軍以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,經袁水流域,東渡贛江,在龍岡活捉敵軍師長張輝瓚,斃俘敵軍1.5萬人,打破了國民黨軍隊十萬兵力的第一次“圍剿”。
1931年2月至5月,蔣介石集結20萬兵力繼續“圍剿”中央蘇區,毛澤東。朱德領導紅一方面軍,在富田、白沙、中村、建寧,連戰連捷,從贛江到閩西北部,橫掃700余里,殲敵3萬余,俘敵近萬人,取得了第二次反“圍剿”勝利。
1931年7月,蔣介石再次調用30萬兵力,并聘用英、日、德軍事顧問向中央蘇區分三路“圍剿”,毛澤東、朱德率紅一方面軍避其主力,打其虛弱,取得了蓮塘、良村、黃陂、老營盤、方石嶺的勝利,歷時三個月,殲敵3萬余,粉碎國民黨軍隊第三次“圍剿”,使得贛南、閩西革命根據地得到了發展。
也正因如此,張靜江向蔣介石請辭,原由是反對勞民傷財的“剿共”,但蔣介石根本不聽張靜江的勸告,愈發加緊“剿共”步伐。徐特立來到中央蘇區,與毛澤東會面,向他講解實踐才是可行的兵法,并計劃把蘇區的教育事業辦起來。
1931年11月7日,紅軍召開了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,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正式成立。會議通過了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》,同時頒布了土地法、勞動法等法律,提出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等政策,確立了蘇維埃政權的政治、經濟和社會制度。
會議上,眾人想起曾經并肩作戰的戰友們,朱云卿、伍中豪等人的犧牲令他們深感悲痛,但當務之急是要迅速掀起全民族抗日的浪潮。等到會議結束,毛澤東看到伍中豪留下的書信,忍不住痛哭落淚,直呼軍中損失一員猛將。
很快,周恩來與毛澤東在瑞金再度相遇,兩人回憶起了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的過往,又聊起近來毛澤東寫的《興國調查》。毛澤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,深知自己會被批判,可他堅稱錯誤路線害死人。賀子珍做好了面條,直到周恩來和毛澤東聊得差不多才端過來。